企业动态

教你如何做好制冷剂的销售?

北京银海松科技专门针对制冷剂代理,制冷剂进入十字路口,做好销售必须了解制冷剂产品的规律。

     HCFC被列为造成气候变化需要加以管制的6类温室气体之一,所以,中国制冷和空调行业要继续履行《蒙特利尔协议书》。但是淘汰HCFC的难度很大,一方面我们长期依赖,价值数以亿计的产品和设备都是围绕着它来生产,另一方面新的替代品没几年就又要面临一个再次被淘汰的命运。

     欧美发达国家也依然会面临同样地问题。比如霍尼韦尔开发的HFO-1234yf制冷剂,将来淘汰在汽车空调中广泛使用的HFC-134a,它对于气候变化的贡献仅仅相当于二氧化碳的4~6倍,而HFC-134a是二氧化碳的1400多倍。

     但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其中就有表示不把HFO-1234yf作为考虑的对象,认为它容易着火,在大气中分解的产物不确定,而且作为氟化物,会受到欧盟专门法律的管控,增加了使用和维护的成本,最关键的一点是,HFO-1234yf是霍尼韦尔的专利产品,任何厂家要生产它都要交一笔专利费。

      德国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二氧化碳代替HFC-134a。在外界温度较低的场合,二氧化碳是一种较好的制冷剂,效率高于很多人工合成的HFC和HCFC类制冷剂。而且二氧化碳无毒阻燃,使用起来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问题。

       即使发生制冷剂突然泄漏,车辆内外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不会达到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浓度。

       二氧化碳虽然被作为衡量物质造成气候变化的能力的基准,但它本身却几乎是温室效应最弱的气体,所以使用它并没有什么法规上的风险。但是在较高的气温下工作,整个系统都要进行相应的加强,增加了成本。要是二氧化碳泄漏目前的空调维修点也是没有相应的设备来检测泄漏点位置,所以二氧化碳技术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另外,在外界温度高的条件下使用二氧化碳系统的效率一般会降低,能源消耗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使用可能不是很合适,但是在中国北方这样的地区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事实上,当人们最初使用人工手段制冷的时候,选用的就是二氧化碳的这样的天然制冷剂,原因很简单:当时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化工工业,必须使用天然制冷剂。

      中国的制冷和空调行业正处在一个制冷剂选择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回归天然制冷剂,还是衷心向新型的合成制冷方面出发,都会面临很多的技术和政策挑战。单同时,因为中国在制冷设备制造和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从模仿他人技术和被动履行环境公约到领导地位环保技术新标准的机会。

     销售制冷剂也必须从制冷剂发展的本质,才能做出对应的决策!

北京银海松科技有限公司